关注特殊儿童家庭 观澜湖集团“爱在益起”童心公益游园活动温暖启幕

作为观澜湖集团9月公益月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14日,“观澜湖爱在益起 童心游园活动”在深圳观澜湖生态运动公社火热开展。本次活动由观澜湖集团、观澜湖新城、龙华区残协、龙华慈善基金会、晋心儿童慈善基金、观澜湖生态运动公社、观澜海洋世界、观澜湖手艺工场等共同组织举办,邀请来自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观澜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深圳市龙华区残疾人服务协会的80余组听障、孤独症、心智障碍等特殊儿童家庭齐聚一堂,通过海洋科普、非遗手作、亲子运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启了一场充满欢笑与温度的奇妙探索之旅。

沉浸式体验:打开特殊儿童的感知世界​

上午9点,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开启了奇妙的海洋探索之旅。观澜湖海洋馆内,以“地下亚特兰蒂斯”为主题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专业导师的生动讲解下,孩子们通过七大深海幻境和十大主题展区,直观感受海洋生态的奥秘。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漆扇DIY在观澜湖手艺工场展开。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孩子们“以水为纸、以漆作画”,在水中自由挥洒色彩,创作出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扇面艺术品。

在观澜湖非遗手艺工坊,观澜湖手艺工场非遗空间主理人王宁正带领一群特殊儿童体验传统手工艺。他在这群特殊孩子身上看到了与众不同的美,“他们的创作往往充满惊喜,”王宁说,在他看来,非遗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特殊人群表达自我的独特途径。“我们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公益活动,免费为特殊人群举办培训活动,这是我们手艺工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同时传承传统文化。”

活动的最后一站,孩子们走进观澜湖生态运动公社,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尽情游玩,感受自然的活力。在此次活动中,大家不仅收获了独特的亲子回忆,还可以带走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更在观澜湖生态运动公社门口,拍下第一张大合照,把这份初见的美好定格在记忆之中。

当天上午的活动在活力四射的亲子家庭欢乐游园中结束。下午,微光亲子乐队、深圳有乐声乐艺术教育公司联手来自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的侯圳东同学、无臂口书艺术家何子龙的女儿何梦瑶等,在观澜湖新城带来“益起成长 合唱同声”音乐会。特殊孩子与家长、老师等共同登台,用音乐搭建起特殊孩子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来自深圳市龙华区残疾人服务协会的工作人员熊泉介绍,9月慈善月期间,协会与观澜湖合作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单纯的娱乐,更是一次次就业技能的‘试水’。”熊泉举例道,部分高中年龄段的孩子在手作体验中展现出兴趣和能力,协会将联动企业评估其潜力,帮助她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未来就业铺路。

六年坚守,观澜湖交出公益答卷

活动中最令人动容的环节莫过于对黄昭霞母女的采访。这位来自元平特校的聋哑女孩,凭借精湛的烘焙技艺成为观澜湖西饼房的正式员工。“从一个有残缺的孩子,到现在和所有正常孩子一样自信地走出去,甚至能独自坐高铁去旅行,从学校到企业,我看到了她的变化。”谈及女儿的变化,黄昭霞妈妈感慨万千。她的孩子在原平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了长达14年的教育,从基础生活技能到职业培训,学校与企业提供的公益平台,让黄昭霞从洗衣房叠床单到糕点房制作西点,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起自信。“现在她不仅技术娴熟,还能独立完成订单,甚至计划未来开自己的工作室。”黄昭霞妈妈认为,正是学校的耐心培养和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让孩子融入社会,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据了解,作为活动主办方,观澜湖集团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类型的公益行动,扶危济困。自2017年起,观澜湖集团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发展。在得悉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为受过专业培训的特殊学生安排就业投身社会时,观澜湖积极参与,在6年时间里,先后有近50名特殊学生在观澜湖实现就业,覆盖餐饮、客房服务、后勤保障等多个岗位。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公益是创造可持续的价值。他们用双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让社会看到'不一样'的美好。”。

据悉,此次公益月期间,观澜湖还将推出公益彩虹跑、一起跃动运动会、手工体验坊等系列活动,邀请特殊儿童家庭“益趣跃动,益起参与”。



© 2025 版权属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所有 粤ICP备11100706号

OK